点击收藏www.yaxin311.com
从万亿水电站到星际探索,本周我国“超级工程”上新
2025-07-20 来源: 】 浏览:次 评论:0

我国一周内实现能源、科技、天文领域多项全球"首个"突破: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年产5万吨,锂电硅基负极国际标准填补空白,FAST首次捕捉超音速湍流网络,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罕见变星,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启动,西南油气田产量创新高。
内容由AI智能生成
有用
IT之家 7 月 20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本周,我国在能源、科技、天文等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多个“首发”“首个”“首项”成果亮相。

7 月 15 日,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首批绿色甲醇产品在吉林洮南顺利产出,首期可实现年产 5 万吨绿色甲醇,填补了国内规模化连续生产的技术空白。由于采用全程零化石能源参与技术,全生命周期碳排量,较传统煤制甲醇减少近 70%,首期项目年减排约 6.5 万吨二氧化碳。


7 月 16 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项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国际标准首次构建了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关键控制特性体系,明确了相应的测量方法、涵盖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体积膨胀率等核心特性指标,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空白。同日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这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对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标准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7 月 16 日,中国天眼 FAST 首次观测到了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为研究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为揭示恒星形成区的物质来源与演化路径提供了新线索。

7 月 18 日,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于近期实现了对银河系的分钟级高频监测,并新发现多例具有快速光变的罕见变星,包括脉动白矮星和白矮星椭变双星等,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量子探测领域取得新突破。

7 月 19 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将建设 5 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7 月 20 日,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新增 15 口百万气井,天然气产量创新高,增量规模在全国各油气田中位居首位,今年 1—6 月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 240.2 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27.5 亿立方米,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Tags: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滇中引水项目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工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 从万亿水电站到星际探索,本周我国
  • 滇中引水项目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工程
  • 亳蒙高速项目工程冲刺年底通车 为一
  • 让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牵手”
  • 这项工程成功组立电力第一杆
  • 热门文章

  • 中巴经济走廊将倒逼中印合作
  • 全球首款量产石墨烯手机 屏幕透光率
  • 高峰一夜曾喝68罐啤酒 国安:放纵因
  • 烧烤摊夫妇一觉睡30小时 妻子醒来发
  • 北京朝阳启动“足球社区行”
  • 相关文章